水是历代中药煎煮选用的常用的溶媒,从现代化学分析的角度来说,水可以溶解中药材中的生物碱类、甙类、有机酸、鞣质、蛋白质、糖类、多糖类及无机盐等有效物质,水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具有易获得、溶解性强、分子结构稳定的特点。
我国的古代先祖很早就认识到水具有特异性,这些特异性取决于水的天地之大自然的气运等诸多条件。《东医宝鉴》中记载了如寒泉水、菊花水、腊雪水、春雨水、秋露水、碧海水、半天河水等34种不同的水,各种水的性、味、毒性、功能主治迥异,其用法也因其性质的不同而有所差别,我国古代众多医家对于这些水用于煎煮不同功效药物都有如下诸多论述。
《医述》有云:“凡煎药用水,亦各有宜。如治湿肿浮胀,而欲使利水道,则取长流水,以流长源远,其性通达,直引四肢之间也。如治二便不通,及足胫以下风湿,则取急流水,以其湍纵峻急,性速下也。如治痰饮郁滞而欲吐发升散,则取逆流水,以其性逆倒流,洄澜涌决也。如治中气不足,则取春雨水,有阳道发生之意也。如治下元不足,则取井华水,盖清晨井中天之气浮结于面,有补阴之功也。如治火热阳证,则取雪水,大能退热也。如治伤寒阴证奔豚等疾,则取甘澜水,盖盛之于缸,扬过千遍,水珠沫液盈溢于面,性柔味甘,能和气也。如治脾胃虚弱泄泻不食等证,则取池潦水,盖停蓄既久,不流不动,殊有土气,能助脾元也。如治阴不升,阳不降,乖隔诸疾,则取阴阳水河井各半,阴阳相成,可升可降,而使气平者也。”[1]《本经逢原》也谈到:“古人服药必择水火,故凡汤液多用新汲井华水,取天真之气浮于水面也。宜文火煎成,候温暖缓服之。”[2]
经方煎煮用到多种不同质的水,笔者整理了如下几种水的性味和用法:
1、甘澜水
《伤寒证治准绳》曰:甘澜水,甘温而性柔,故烹伤寒阴证等药用之。[3]《伤寒论条辩》曰:甘澜水者,操之而使其性抵于纯,不令其得以助党而长祸也。[4]《伤寒寻源》中煮以甘澜水,取其力薄,不致助水也。[5]《伤寒论》中,用甘澜水煎煮治疗奔豚证的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以取其甘温性柔,力薄而不助水气之性。《医学从众录》曰:“肾气奔豚,治宜泄之制之。茯苓、桂枝通阳渗泄,保心气以御水凌;甘草、大枣补土以制水泛;甘澜水缓中而不留,入肾而不着,不助水邪,则奔豚脐悸之势缓。”[6]
2、泉水
《医学入门》泉水:味甘,平。无毒。主消渴反胃,热痢热淋,小便赤涩,兼洗漆疮痈肿。[7]山岩泉水:性味甘平,洗肠涤暑,治霍乱转筋。[8]《金匮要略》用来煎煮治疗百合病的四个汤剂,方中均以百合为君药,百合甘寒,能清气分之热,循证佐以他药共同泻热救阴,病即向。四方均选用泉水煎药,治百合病及误治之证。泉水性寒,宜解热闷烦渴,通利小便。刘渡舟对《金匮要略》篇中的泉水分别释为“配泉水清热利尿,导热下行”、“引热下行”、“养阴泻热”及“利小便泄虚热”。对滑石代赭汤煎以泉水,《金匮要略辑义》注“以泻阳而阴自调也”。由此可见,因泉水具趋于下行之性,而仲景巧用之,以使邪热从小便而出,同时以其清热养阴之性,来解百合病之烦热。
3、清浆水
《本草纲目》清浆水:气味,甘、酸,微温,无毒。调中引气,宣和强力,通关开胃止渴,霍乱泄利,消宿食。[9]《伤寒论》用于煎煮治疗大病差后劳复者的枳实栀子豉汤。大病新,血气未复,余热未尽,而强力作劳,余热之气,因劳而外浮,余热复聚,热郁胸膈,气机痞塞,当有心中懊恼,胸膈痞满,食少纳呆等证,治宜清热除烦,宽中行气,故以枳实宽中行气、栀子清热除烦,豆豉以散热透邪。盖亦表里之剂,而气味轻薄,用清浆水煎药取其性凉善走,调中开胃,解烦渴而化滞物,适宜于病后复发之体耳。
4、井华水
《饮食须知》井泥不食,慎之。凡井以黑铅为底,能清水散结,人饮之无疾。入丹砂镇之,令人多寿。平旦汲为井华水,取天真气浮于水面,煎滋阴剂及炼丹药用。阿井水味甘咸,气清性重。[10]《药性切用》井泉水:平旦新汲为井华水,疗病宜人,有益阴清热之功。[11]《金匮要略》用于煎煮治疗中风历节病的风引汤,其病机为阳热内盛,风邪内动的证治,由于风热内侵,阳热炽盛,上扰于头,气血逆乱,故见头面赤色、神志不清;气血不行于四肢,故瘫痪;热伤营血,无以滋养筋脉,热盛炼液成痰则见惊痫。方用井华水煎煮,井华水气味甘咸,滋阴降火,解热闷,除烦渴,通九窍,宜煎补阴之药和痰火气血药,对于风邪内动的中风历节病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汤剂是我国中医药应用早、广泛的种药物剂型,也是发展成熟、疗效稳定的剂型。清代徐灵胎撰写的《医学源流论》中谈到:“盖汤者,荡也,其行速,其质轻,其力易过而不留在荣卫肠胃,煮其效更速。”[12]汤药具有疗效稳定、易吸收、起效迅速、制备条件广泛等优点,是中医治疗疾病所用药物的主要剂型之,是我国古代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经验中总结的行之有效的剂型。《千金要方》序:“凡古方治疾,全用汤法,百十之中未有用散者……卒病贼邪,须汤以荡涤。”[13]《圣济经》:“汤液主治,本乎腠理,凡涤除邪气者,用汤宜。伤寒之治,多先用汤者以此。”[14]《伤寒论》中载有112个方剂,其中汤剂就有98个,可见仲景先师对汤剂的效果是非常认同的,至今,汤剂仍然是中医药治疗主要的形式。
汤剂的疗效与其煎煮的过程密切相关,徐灵胎曰:“煎药之法,宜深讲,药之效不效,全在乎此。”李时珍指出:”凡服汤药,虽品物专精,修治如法,而煎药者鲁莽造次,水火不良,火候失度,则药亦无功。”又曰:“观夫茶味之美恶,饭味之甘饧,皆系于水火烹饪之得失,即可推矣。”可见,茶饭的烹饪,其水火的精良与否都会影响到味道的美误,都是至关重要,更不用说用来治病救人的药物,古人已认识到煎煮药物选取优质、合适的水的重要性,在现代汤剂煎煮中,选取优质的水对疗效的提升是无法忽视的。
作者:李婷
参考文献:
[1]清.程杏轩.医述16卷.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1117
[2]清.张璐.本经逢原.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6,卷,1
[3]明.王肯堂.伤寒证治准绳.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09
[4]明.方有执.伤寒论条辩.16-18
[5]清.吕震名.伤寒寻源.1881.01
[6]清.陈念祖.医学从众录.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38
[7]明.李梃.医学入门,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5,157
[8][11]清.徐大椿.药性切用,学苑出版社,2011.03
[9]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中国广播出版社,1994.08
[10]元.贾铭.饮食须知.山东画报出版社,2007,4
[12]清.徐灵胎.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05,40
[13]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14]宋.赵佶.圣济经,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182